长假归来不想上班怎么办?这几招帮你“满血复活”

  春节长假结束,和家人朋友分别,回到工作岗位,你却感觉身体无法回归了。不少人感觉,长假过后仿佛得了怪病,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,这就是所谓的“春节综合征”。如何避免“春节综合征”,减少由此带来的影响?以下办法可以借鉴——

  解放军第302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牟瑛建议,假日最后一天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,如看看报刊、思考一些问题,有助于走出懒散的“休闲状态”。

  上班时提不起精神,可以喝点茶、咖啡提神,中午休息一会儿,让精力更充沛。当然,刚开始上班最好不要安排难度较大的工作。

  心理上接受这个状态。在平时,我们把周一称之为“黑色星期一”,因为在周末生活作息被打乱了,一到周一,人就会感觉特别辛苦,心理上也会有抗拒工作的想法。长假后,会产生同样的心理,甚至更严重。不过,虽然节后综合征是一种普遍的现象,但只是暂时的,因而顺其自然地把缓冲期设置在三天内,在心理上给自己提醒:“节过了,假完了,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了”。

  如果上班后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,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,对待这种疲劳,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,因此你需要的不是通过“静止”恢复体能,而是改变自己活动的内容,比如下班后去打球、游泳,只需要1小时,你就能神采奕奕。这是因为,通过改换活动内容,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。“节后综合征”不仅仅是心理疾病。

  春节过后,开始了规律的上班工作,稍微坐时间久一点,就腰酸背痛,脖子僵硬,腿脚发酸。工作后回到家,觉得浑身不适,跟平时运动过后的疲劳感觉还不太一样,晚上休息一晚上,第二天恢复得也不是很好。

 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医科主任王睿林建议,尽快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作息。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循行有其气血旺盛的时间点,如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,此时要保证充分的休息;早晨5点到7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,养成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,诸如此类。总之就是建议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作息,让各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,腰酸背痛、浑身不适等症状就能够尽快缓解。

  此外,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锻炼方法,比如在工作时症状明显的状态下,可以进行锻炼,简易的方式就是保持身体直立,双手用力叉腰,脖子后仰,双肩后收,逐渐加大力度和后曲的角度。这些操作比较灵活,能快速缓解腰背酸痛,再结合规律作息和饮食,会很快恢复到理想状态。

  春节期间走亲串友避免不了频繁的聚餐饮酒。大吃大喝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,肠道无法彻底分解大量摄入的脂肪等物质,肠胃就会出现问题,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,容易出现积食、放臭屁的现象。

  因而,节后在饮食上要作一些调理,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面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(如韭菜、菠菜、柿子椒、猕猴桃、柑橘、柚子、枣等),有助于肠胃的保养。

  功效:熬夜上火,天气干燥,人容易感冒、咽喉痛。本药膳具有益胃生津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节后适当增加酸味食物,保护肝气,以免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害,柠檬味酸,且可生津止渴,此时非常适宜。

  材料:陈皮1/4个,谷芽、麦芽各24克,韭白9克,山楂15克,白菜250克,北菇30克,豆腐2块,生姜4片。

  烹制:陈皮洗净;白菜切段;北菇去蒂浸发。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(8碗量)和药材,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,下北菇、白菜、豆腐滚约20分钟,调味便可。为3~4人用。

  功效:长假期间,由于暴饮暴食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、腹部胀气、胃炎、便秘等症状,此汤有消除积食,缓解胃胀、嗳气,理气健脾的功效,对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有一定的作用。

  烹制:黄豆、陈皮洗净浸泡,鱼骨煎至微黄,用煲汤袋装好,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约10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。可供3-4人用。

  功效:黄豆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,鱼骨亦富含钙质且脂肪极少,合而为汤,能补钙健骨,提高免疫力。尤其适合假期活动较多、奔波劳累的人群。▲

  声明: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2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