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三、百、千”

  

  关于“三、百、千”

  “三、百、千”是三本蒙学教材的合称,下面按成书前后分别简单介绍一下。

  《千字文》成书最早,是南朝梁代武帝大同年间(公元535~543)周兴嗣所作。据说,当时武帝为了让他的几个儿子临摹王羲之的字,命令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字帖中拓出了1000个不重复的字。武帝觉得这些字太零碎散乱,于是就召见他的文学侍从周兴嗣,对他说:“卿有才思,为我韵之。”周兴嗣一夜缀成,鬓发全白。

  《千字文》每句四字,两句一联,双句押韵,上下对仗。例如:

  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

  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

  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

  闰余成岁,律吕调阳。

  《百家姓》相传为宋代初年成书,作者不详。全书收录300个姓氏,四字一句 ,两句一韵,如:“赵钱孙李,周吴郑王。冯陈褚卫,蒋沈韩杨。”

  《三字经》是南宋人王应麟所作,后经历代增补。这本识字课本内容十分广泛,“天人性命,地理山水,历代帝王,诸子百家,缕析详明,了如指掌。”人称“袖里通鉴纲目”“小纲鉴”。通篇以三字韵语写成,如:

  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

  苟不教,性乃迁,教之道,贵以专。

  昔孟母,择邻处,子不学,断机杼。

  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组成了一套集中识字的“三、百、千”教材,一直沿用到清代末年兴办学堂之前,历时一千四百多年。

  与“三百千”并行通用的还有一类杂字课本,内容切近生活实际,注重日常应用,能满足中下层社会人家子弟记账写信的需要。例如《山东庄农杂字》,开头是:

  人生天地间,庄农最为先。

  要记日用账,先把杂字观。

  开冻先出粪,治下镢和锨。

  扁担槐木解,牛筐草绳栓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0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