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870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玩紫砂壶有个很乐趣的气象,便是砂壶遇热变色——利用愈是久远、温度愈是高,则变色愈显明,愈光亮,愈可爱迷人。用保藏的行话来说,便是“发色”。
记得几年前一个炎天的入夜,散步历程健壮道边的古玩地摊。看到一砂壶,边上刻有“清泉月下细品茶”。遂上手,感应砂质虽粗,盖口却联结周到,以为可能。“众少钱?”“一百。”“九十行不?”“九十不挣钱,就赚你十块钱。”掏兜,“就九十。”成交。
抵家细细把玩。小汉君,桥钮盖。底款篆书“听芝”。一边刻“清泉月下细品茶”,行书,很有功底;另一边刻竹子数杆,较为任性。壶口周边刻的是钟鼎文或甲骨文,约认得“紫玉”、“月日”、“吉”几个字,其他则不清楚,也顺不可句。四孔出水,一弯嘴。外貌似敷了一层砖红土,以前所未睹。合座感应做壶者功力不俗。惟颜色有一种旧黄色,像评书中描写秦琼胯下骑的黄骠马那种黄,很没精神,不怎抢眼。
投茶注水后,色显有趣出。阳光下,果然明艳得像喝醉了酒的丈夫的红脸。不错,便是那种红,还油亮亮的。
遍找相闭材料,不知“听芝”何许人也。也难怪,宜兴那地儿,湮没于年光尘土里,不睹记录的民间妙手众的是。何况,砂壶之功,三分靠做工,七分正在泡养。日久功成,定成大器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