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727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全球每年都有超过50万人因患疟疾丧生,尤其是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。尽管有一系列药物被用于治疗该疾病,但疟原虫对这些药物的抗药性越来越强,未来有可能难以防治。
近日,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开展的一项由人工智能“机器人科学家”参与的新研究表明,牙膏、肥皂和洗涤剂等清洁用品中常见的一种杀菌和抗菌成分,或可被用于防治抗药性越来越强的疟疾寄生虫。
现有的抗疟疾药物乙胺嘧啶,以疟原虫中一种叫做二氢叶酸复原酶(DHFR)的物质为攻击目标,抑制寄生虫生长。然而,部分疟原虫现在已对这种药物产生了抗药性,尤其是在非洲。此次,机器人“夏娃”发现,一种被称为三氯苯氧氯酚的成分能够找到疟原虫中的目标DHFR酶,并采取行动更有效地控制寄生虫增长,在对乙胺嘧啶存在抗药性的寄生虫中同样如此。
该研究主要作者、坎皮纳斯大学助理教授伊丽莎白·比尔斯兰德说:“我们的机器人同事发现三氯苯氧氯酚能够抗击疟疾,这为人类带来了福音。这是一种安全成分,能够针对疟原虫生命循环中的两个目标点进行工作。这意味着,疟原虫将很难进化出抗药性。未来,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它开发一种新药。”研究论文被发表在《科学报告》期刊上。
牙膏中含有三氯苯氧氯酚。它被用于预防牙菌斑滋生,且能同时抑制DHFR和ENR(一种作用于肝部脂肪酸产生的酶)两种酶发生作用。因此,研究人员称,三氯苯氧氯酚或可从肝脏和血液两个渠道防治疟原虫。
声明:见闻吧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