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时间吃钙片,对身体最好?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,别太晚知道了

见闻吧(纸扎戏偶)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97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  ,在网络上一搜说这是缺钙的症状。家里正好有孙子吃剩下的钙片,刘大娘想着都是钙片,肯定都一样,于是就将孙子剩下的钙片拿起来吃了。

  没想到的是,吃了近两瓶后,她身上的不适症状依旧没有得到缓解。这让刘大娘觉得特别奇怪,明明自己每天都在补钙,怎么还会缺钙呢?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
  生活中有不少人和刘大娘一样,明明一直在补钙但是却还是一直缺钙,引起钙补不进去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有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,具体有哪些呢?

  首先,每个人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率有所不同,即便是补充足量的钙元素,身体所能吸收的量也可能只有25~40%之间,年龄越大吸收率也会越差,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缺钙;

  其次,日常的饮食中包含大量烟酒、浓茶、咖啡以及高盐食物等,都会导致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受到影响,导致大量的钙质会随着废弃物排出体外;

  最后,日常阳光日照不足、活动量不足也容易导致钙元素吸收率下降。前者会引起身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减少,身体无法合成钙质;而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无法吸收钙元素,即便是补充再多的钙质,也很难让体内的骨质增加。

  缺钙这个症状存在一定的“青睐人群”,婴幼儿、儿童青少年、孕产妇、绝经期女性以及老年人都非常容易缺钙。不同的人群缺钙后会出现的症状也不同,让我们一一来了解。

  婴幼儿:缺钙会导致婴幼儿难以入睡,即便是入睡后也很难进入深度睡眠,会反反复复的醒来,不断啼哭。睡眠状态下经常会惊醒,还会出现盗汗症状。日常对于食物兴趣非常小,有严重的偏食、厌食倾向,在智力、骨骼发育上也会比常人更慢,一般13个月后才会开始学步,10个月后才会长出牙齿;

  青少年:缺钙会导致出现明显的生长疼痛,日常非常容易抽筋。在学习、生活上很难集中注意力,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还是经常感觉疲倦,并且体质也会比常人要差,经常会有感冒、过敏症状;

  孕产妇:孕期女性需要一人补钙二人使用,所以很容易会有缺钙症状。一旦缺钙会导致胎儿、母亲的身体都受到不良影响,女性会频繁出现抽筋症状,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、流产等出现;

  绝经期女性:绝经期前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分泌量较低,会促进骨质流失,易引起女性出现骨质疏松、骨折、牙齿松动、腰背疼痛等症状出现;

  老年人:老年人缺钙会引起明显驼背、身高降低症状出现,同时还会伴有食欲减退、便秘、消化道溃疡以及全身疼痛的症状出现。

  不同人群都可以来对照下上述的异常症状,如果你身上出现了这些症状,说明你可能缺钙了,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。但值得提醒的是,不同的人所需要补充的钙质也不同,不能一瓶钙全家补。

 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李宁表示,婴幼儿补钙应首选添加维生素D、口味淡以及喂养方便的钙制剂进行补充;儿童需要选择无糖钙质,预防龋齿发生;孕妇建议选择含有山梨醇的钙质,在补钙的同时还能帮助缓解便秘;中老年人选择钙剂,建议选择添加了维生素D、K的,可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发生。

  口服钙剂进入体内后,需要在胃酸作用下分解成钙离子,最终才能被身体更好的吸收利用。日常服用钙剂的时候,建议随着三餐一同食用,进餐时胃内的胃酸大量分泌,有利于钙剂分解成钙离子,被身体吸收利用。特别是一些消化功能本身就不好的老人小孩,一定要注意不能空腹服用钙剂。

  相较于其他时间点,晚上睡前补钙是最佳的时间点,因为这个时间段我们血液内的钙处于平衡状态下,白天通过饮食摄入的钙元素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,为了避免骨头内的钙质被提取出来,夜间的这次补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。

  日常可以适当的多摄入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,以100g为例,牛奶内的钙元素一般在1404mg、虾皮为991mg、黑芝麻为780mg、河虾为325mg、黑豆为224mg、豆腐为116mg、鸡蛋为48mg、草鱼为38mg……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,多摄入这些食物可帮助身体补钙。

  不建议一次大量的补钙,在日常补钙一般要以多次、少量的服用,补钙的同时还需要避开一些钙元素高的食物,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钙元素身体无法及时消化利用。

  想要体内钙含量充足,除了补钙以外,还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、K的含量,这些物质可促进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。反之,含量不足则会导致身体无法对钙质充分吸收利用。日常可多晒太阳,多摄入一些深绿色蔬菜来补充维生素。补充营养的同时进行均衡运动,有助于强骨,帮助钙吸收。

  缺钙的问题也不容忽视,缺钙会给健康带来威胁,但在补钙这件事上也存在很多的学问,一定要学会正确的补钙,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补钙,切不可依靠自己的主观“经验”,盲目进行补钙,避免适得其反。

  [1]《天天补钙,为啥还是缺钙?最关键的这个问题竟被忽略了很多年…》.科普中国.2019-10-24

 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  声明: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56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