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636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再加上多年累积的不良生活习惯,比如三餐不定时、暴饮暴食、抽烟喝酒、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等,给身体带来不少消极影响,肥胖、三高、痛风等疾病缠身。
《中国癌症研究》的一项研究显示,从50岁左右开始,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上升了,在80岁左右达到高峰。
癌症的发生一般要经过15~30年的潜伏期,如果20岁左右就开始接触致癌物,到了50岁,就可能引发癌症。此外,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体机能不断下降,免疫系统无法及时清除癌细胞,癌症也会趁虚而入。
临床数据显示,50岁后,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胃癌、肺癌、肠癌等都是高发的癌症类型,想要预防癌症,建议从50岁起定期进行常规防癌体检。
如今,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人性命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据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》,我国有3.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。2019年,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达509万人,占所有死亡人数的47%,并且这一趋势与人口老龄化息息相关。
人过中年,年龄每增加10岁,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增加1倍以上,尤其是50岁后,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、中风、慢肺阻等心血管疾病就成为了“常见病”。
高血压是安装在体内的一颗“定时炸弹”,如果血压控制不达标,用力排便、搬运重物等行为都会使血压波动过大,可能导致脑卒中、心梗,甚至死亡。冠心病也是如此,如果控制不好,劳累或寒冷刺激会使心肌耗氧增加,氧气供应不上,则可能发生猝死。
许多人的肾脏“工作”了几十年,早已不堪重负,因为肾单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。50岁后,肾功能逐渐下降,体积变小,肾实质不断减少。再加上血管不断老化,使肾脏的血液循环和灌注减少,就更容易被肾结石、肾功能不全、肾衰竭等肾病盯上。
因此,50岁后要重视肾病预防。如果肾衰竭不能及时控制,容易引发高血压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肾病骨病等并发症,降低生活质量,严重时有致命风险。
50岁后是疾病的快速进展期,也是养寿期。在这一阶段,锻炼身体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做好营养均衡。
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尤其是中老年人,“三分靠练,七分靠吃”,只有满足机体的营养所需,才能保证身体健康。更何况,年龄大了,消化能力不断下降,如果吃不好,导致营养不良,再多的锻炼也无法达到健康、长寿的目的。
另外,很多老年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,容易陷入饮食误区,对饮食不重视,一日三餐应付了事。或者过于迷信素食,长期吃素,导致营养严重缺乏,使体重下降、免疫力被削弱,引发疾病或加重病情。
《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》建议,老年人饮食应该保持口味清淡,少盐、少油、少糖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,不要不吃,也不要暴饮暴食。食物种类要多样化,要有粗粮、蔬菜、水果、豆类、豆制品、肉类、蛋类、奶类等,保证营养均衡,避免挑食。
·适当摄入瘦肉、鱼肉、禽肉、蛋类,每天都要吃奶类、豆类及豆制品,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、水果和薯类;
衰老是自然规律,我们无法抗拒,也不可逆转,但我们可以让衰老来得慢一些。50岁后,我们的身体状态大不如前,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,从饮食、运动、体检等方面做起,积极预防疾病。
简介: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声明: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