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
最新 浏览 评论

古诗中的“对写法”

  表现新情的古诗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——对写法。所谓对写法,就是明确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,作者并不直接描述,而是从对方下笔,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。如杜甫的《月夜》:今夜鹿阝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...

这里为什么不用问号

  问:连长握着我的手连声问:‘怎么样,怎么样?’(《第一次跳伞》)第一个怎么样后为什么不用问号?   答:问号不仅表示疑问语气,还表示较大的停顿,它又是句子(疑问句)的标志。也就是说,用了问号即表明它的前面是一个疑问句。问题中所说的句子是连声问...

文学常识备考演练

  高考题型示例:   1、1999年全国考题第7题。选出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:()   A.冯梦龙编订的《喻世明言》《警世通言》《醒世恒言》   合称三言,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,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。...

四大名琴

  谓琴、棋、书、画当中的琴,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,现称古琴或七弦琴。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,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,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。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、楚庄王的绕梁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。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。现在,这名...

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

  作为一个女人,正如林燕妍所说,找丈夫一定要找郭靖。虽然有点傻,却是拿来撒女儿脾气的好材料。既不要担心有别的女人缠上他,也不要担心他会看上别的女人,他心中一心一意只有你一个。即使功成名就,成为侠之大者,也决不会在外面包情人养小蜜。这样的丈夫,可一百二十个放心。...

引文前为什么不用冒号

  问:《凡卡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爷爷不由得叫起来,‘逮住它,逮住它,逮住它!嘿,短尾巴鬼!’叫起来后面为什么不用冒号?   答: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,用来提示下文。它既表示提示,又表示停顿,而且是较大的停顿。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,为了让读者...

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

  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众多,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,用字奇,字面广,有的用的是鸟名,有的是花名,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,丰富多彩,富贵高雅。许多人物的名或字,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,都是大有深意的。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,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,有的概括了人...

书趣语文文学常识-语文查网

  1.   小时侯和一文学杂志老编辑住邻居,记得他说过他家曾经被偷过:是70年代末文革刚结束时候,一家人晚上看电影回来,发现贼人光顾过,门户洞开,箱橱散乱,检点一番后,发现并没有丢失什么,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被偷,那年代人都清贫,家里既无现金存...

我国农历各月的别称

  一月:正月、端月、新正、开岁、嘉月。   二月:杏月、丽月、仲春、酣春、如月。   三月:桃月、季月、晚春、暮春、蚕月。   四月:麦月、阴月、梅月、初夏、余月、纯阳。   五月:仲夏、榴...

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

 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,中国新诗派的理论家袁可嘉说: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热情的宣泄。[①]   这一说法主要针对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滥抒情,还有前期现代派诗歌的感伤癖,导致诗歌思想的硬度和质地缺失的弊病。而矫治的方法便是:以西方现代诗为参照,通过现实...

老人的别称

  老先生:这个称呼是对年高博学老人的敬称,最早出自汉代的《史记·贾谊传》:每诏令议下,诸老先生不能言,贾生尽力为之对。   老父:对老年人的尊称,出自《汉书·张良传》: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。需要说明的是,古时多用父字表达对人的敬谓,如单父等。...

民间文学小常识

  1、民间文学的概念  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,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,在民间广泛流传,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。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、传说、民间故事、民间寓言和笑话,韵文体的民间歌谣、叙事诗、史诗和谚语,...

最近发表

热评文章

热门文章

随便看看

换一换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