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侯伯子男”—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

见闻吧(纸扎戏偶)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750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  

  “公侯伯子男”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,而在西方也有公爵、伯爵或男爵的等级特权制度。那么它是中国本土就有的,还是后来从西方引进的呢?

  “公侯伯子男”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。据《通典·职官·封爵》载:“黄帝时,方制万里,为万国,各百里。唐虞夏:建国凡五等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殷:公、侯、伯三等,公百里,侯七十里,伯五十里。周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,公、侯百里,伯七十里,子、男五十里。周公居摄改制,大其封,公五百里,侯四百里,伯三百里,子二百里,男百里。”

  《孟子·万章篇》说:“天子一位,公一位,侯一位,伯一位,子、男同一位,凡五等也。君一位,卿一位,大夫一位,上士一位,中士一位,下士一位,凡六等。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。公、侯皆百里,伯七十里,子、男五十里,凡四等。不能五十里,不达于天子,附于诸侯曰附庸。天子之卿受地视侯,大夫受地视伯,士受地视子、男。”

  不同爵位虽然封地范围有大小,但在本国内的地位和权力却是相等的,仅仅是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。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的诸侯国内部的爵分为有卿、大夫、士三级,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。各国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,如《左传》中载“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,中当其下,下当其上大夫。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,中当其上大夫,下当其下大夫。”凡此种种,以后历代又存在变更和演化。

  西方封建社会也存在类似的封爵制度,但是“公爵”、“伯爵”这些名词仅仅是我们按照汉语文化术语进行的翻译。以英国的爵位制度为例,五爵制度包括:Duke(公爵)、Marquess(侯爵)、Earl(伯爵)、Viscount(子爵)、Baron(男爵)。下面还有Baronet(从男爵)、Knight(骑士)等称号。法国与之类似。其他国家如德国将爵位分为十五等,波兰则实行四等爵位(没有子爵),匈牙利为三等爵位,没有侯爵和子爵。可见,“公侯伯子男”的封爵制度在周朝以前就广泛存在,西方也存在封爵制度,但彼此不存在传承关系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624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